一种心脏术后活动用辅助装置

01

 
 
 
 
 
 

 

一种心脏术后活动用辅助装置 

知识产权获得类型

 

1项实用新型专利

 

项目背景

 

研究显示,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中,58%的患者有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肺部并发症(31%)、心脏并发症(16%)和神经并发症(14%)。长期卧床是导致术后并发症公认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手术后长期卧床休息会导致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不活动或活动质量差会损害氧气运输,包括肺和组织氧合;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的风险;并导致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丧失。因此,术后早期活动被视为术后康复计划的关键步骤!

临床痛点

 

2017年,美国医患健康与安全联盟(PPAHS)指出,早期下床活动作为患者护理和康复的关键指标,帮助患者尽快早期下床活动是首要的临床问题

由于患者心脏术后需要携带各种引流管路,下床活动意愿差,依从性差,下床活动的体验感欠佳,并且临床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一般术后患者下床活动会安排两名护士协助,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因此,实现早期下床活动目标仍存在阻碍。

临床工作中亟需一种既能节省护理人力成本,又能解决患者下床担忧,提高下床活动舒适度,保证患者下床活动时各种管路安全性的产品。

创新方案&特点

 

本术后活动用辅助装置具有安置管路功能、助行功能、座椅功能,并具备以下特点:

1.功能多样化

2.可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3.实用性强

4.可重复使用

5.舒适度高

6.无创无害

市场需求

 

目标市场:

结合产品功能特点,产品目标市场主要以医疗机构为主。拓展市场至养老机构、康复机构及活动不便人群。由于产品功能多样、技术难度低、造价低、使用场所多、使用人群大,因此市场前景广阔。

 

效益预测:

医疗机构方面:

①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浪费,实现一人辅助患者术后活动。

②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提升医院影响力。

 

患者方面:

①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实现早期下床活动目标,减少术后并发症。

②降低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不良事件发生率。

③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加快康复进程,减轻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和劳动力损失。

 

项目目标

 

合作转化

 

转化方式

 

面议 (如需完整BP请扫码联系以下微信)

 

 

 
 
 

关于萃智

南京萃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底,目前已与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上海交大医学院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院等机构紧密合作,在医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医疗创新能力提升培训、医疗知识产权咨询评估/挖掘/加固、医疗样品试制推广、医学创新活动筹办等方面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作为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的技术经理人服务机构,萃智医疗已帮助省、市多家公立医疗机构成功落地转化了多项医疗科技成果。

 

关于安医大一附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为国家卫生应急医疗移动救治中心和安徽省紧急医疗救治基地。医院前身为上海东南医学院附属东南医院,创办于1926年。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连续12年入围中国最佳医院百强榜,科研学术排名全国45位,在《2022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中排行全国第60位,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0位,16个学科居安徽省第一。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评价等级A+,综合实力稳居安徽前茅。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科室荣获2022年优秀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并多次荣获优秀临床护理带教科室。科室护理团队一直注重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护理成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2019-2022年,科室护理团队共申请 6个实用新型专利,且均已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欢迎扫码咨询

 

侯老师  15250958013

谷老师  15950501337

 

材料整理:萃智医疗,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黄以琳

校对:侯贺頔

审核:谷娴

 

 

Details.

详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