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

01

 
 
 
 
 
 

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

知识产权获得类型

 

1项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包括:底座、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的脚踏板、设置于所述脚踏板顶部的脚型模型垫、对称地开设于所述脚型模型垫顶面的两组足底模型、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面中部的支撑台、开设于所述支撑台顶面中部的放置槽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放置槽顶部的压力球;通过设置有脚踏垫与弹力球,可以实现对患者的踝泵处进行训练,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通过设置有底座和底座固定带,在不改变病床床体结构的同时,供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设置有触发式计数器,可实时观察计数满足患者踝泵训练的有效性。

本踝泵运动训练器操作视频如下:

背景技术

 

(共3张图,可左右滑动查看)

术后制动或长期间卧床等均可导致血流变慢,血小板在血管内壁停留和聚集,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影响下肢功能的恢复,且一旦血栓脱落,栓子随血液循环到心、脑、肺等重要器官还可危及生命。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在康复锻炼时需要进行训练,传统的训练方法是患者平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肌肉放松,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自主进行足背伸屈的练习。但在这样缺乏重力的功能锻炼中,很多患者不能有效地进行锻炼,也不愿意配合,且达不到预定效果。因此需设计专门用于踝泵运动的训练器以满足临床需求。

创新价值

 

(共2张图,可左右滑动查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踝泵运动训练器具有以下优势:

1.易操作、易推广:简单易操作、适合各种床板

2.标准性、有效性:计数器和量角器、根据患者情况压力球磅数可调节

3.主动性、依从性:费用低、无需电源、可自主锻炼

市场需求

 

本项目针对患者术后康复训练问题,设计了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经随机对照实验证明,本踝泵运动训练器可提高术后康复训练完成率和达标率,并降低围手术期血栓发生率,临床实际应用价值大,市场前景广阔。

效益预测

 

本项目可降低踝关节康复锻炼费用数十元每人每天,减少发生VTE患者治疗费用三万元左右;目前我院骨科病房已投入临床使用,使用患者人数达480例,患者反响比较好,拟先外科片区推广再推广至全院。骨创护理组在多平台收获好评,满意度由89%上升至100%,且得到医生、康复师的好评。因此,本踝泵运动训练器不仅可以降低医保支出及并发症发生,还可以节约医护人力,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升医院影响力

项目目标

 

已有样品,转化方式面议

(如需完整BP请扫码联系以下微信)

 
 
 

关于上海市同仁医院

上海市同仁医院,又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市同仁红十字医院,成立于1866年,是上海开埠以来最早的西医院之一。地处上海西部虹桥地区,由仙霞路院区、哈密路教学中心和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三部分组成,是上海西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公立综合性医院,核定床位1200张。同仁医院被列入上海市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拥有上海市重点专科6个,上海市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服务范围辐射整个长宁区80万常住人口和周边六区150万人口,承担着大虹桥区域危、急、重症疾病救治和传染病防控的主体任务。医院连续九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并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关于萃智

      南京萃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底,目前已与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上海交大医学院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院等机构紧密合作,在医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医疗创新能力提升培训、医疗知识产权咨询评估/挖掘加固、医疗样品试制推广、医学创新活动筹办等方面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作为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的技术经理人服务机构,萃智医疗已帮助省、市多家公立医疗机构成功落地转化了多项医疗科技成果。

 

关于转化院

南京市转化医学研究院是面向南京市医疗卫生领域开展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2019年4月经南京市卫健委批复,依托南京鼓楼医院运行。转化院的目标是以临床重大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技术突破为驱动,以重大产品研发、产业化和医疗服务市场化发展为重点,推动医院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社会资本等协同创新,形成创新链、产业链及资本链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促进国内医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融合,最终建成国内一流的转化医学创新基地,助力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欢迎扫码咨询

 

侯老师  15250958013

谷老师  15950501337

 

材料整理:萃智医疗,上海市同仁医院

编辑:黄以琳

审核:谷娴

 

 

Details.

详情介绍